洛河玉带嵌明珠

——洛河桥建设四十年回望

                                                                                       青词

       我一生修了上百座桥,印象最深的是四十年前修的洛河桥。这座桥与现代的大桥相比,它是那么普通。但在当时,在修建时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难题,是前所未有的。

                   ——洛河桥修建者总工程师   王海林


        那一年的春天,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来到洛阳城被眼前的美景惊呆,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千年后依然芳香如故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而另一位大诗人欧阳修也感慨万端地挥笔在洛阳的城墙上写下:“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

       洛阳和它城中的牡丹就随着这千古佳句向世界畅开了大门,迎接络绎不绝的客人。这个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城市历史4000多年,历时1529年,这座豫西古城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倚在古洛水之北,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

       洛阳地貌基本分为西南部山地地貌,东北部黄土丘陵地貌,和川区平原地貌三大类。丘陵地貌面积4206.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7.7%,主要分布在新安县的北部、伊川县的东北部和孟津县的西北部及伏牛山到熊耳山山地的北部,黄河的南侧,洛河和伊河的中下游地带。贯穿宜阳的洛河给这座美丽、安静的县城带来了繁荣、生机。而宜阳自古即为交通要道。《尚书·禹贡》记述夏启开辟了“南崤道”,此道由洛阳沿洛水西行至宜阳三乡折入连昌谷,经洛宁县北过陕县之雁翎关,沿黄河南岸西行。春秋前后,秦楚交往形成一条西通秦陇、东下吴越的交通要道,称为“秦楚孔道”,是一条古商旅大道。然而在这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上,在经济欠发达时代,由于洛河上架不起桥,而把宜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隔为两地,滔滔的洛河水阻断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水量较小时,两岸人可以凭摆渡的木船来往,遇着洪水季节,人们根本就无法过河,那时的洛河上,从洛宁到洛阳,只有洛阳市区有一座老桥,其他地方(包括宜阳)的人是“对岸能讲话,相逢要几天”。可见,人们对桥的期待心情是多么的强烈,可以说是望眼欲穿啊!

 

      因一条河而美丽,也因一条河制约。河两岸的人们翘首以盼,盼望一条亮丽如彩虹一样跨越的大桥,连接两岸的心灵、经济、文化。

时光流转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时称河南省交通公路工程处)的人们运筹帷幄中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新年之际的决策

 

      在《辉煌河南交通六十年》大事记中记载着这样两件事: 1971年1月27日,河南省交通局向中央交通部报告河南省铺筑渣油路面的情况。2月24日,在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军区领导下,组织全省“交通运输大会战”,从2月24日至3月10日,共投入搬运装卸工人23844人,汽车4642辆、架子车47920辆、拖拉机343台、马车2216辆,完成货运量113.45万吨。

      这一年河南的交通事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在全省发起的交通大会战中,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洛阳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古都。《洛阳市志》记载,1971年,12月6日 洛河李楼漫水桥开工,翌年5月25日建成通车。

        这座桥就是连接洛阳和洛宁的洛河桥。而修筑这座桥的就是集团公司,从而结束了制约千百年来因河而困惑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集团公司已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在河南乃至世界修筑了很多公路、桥梁,为河南省的公路运输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负责修建这座桥的王海林是一位血气方刚、年轻有为的工程师。王海林1963年毕业于兰州甘肃工业大学土木系,由于对公路桥梁事业的热爱,通过三年的学习深造,他成了一位对公路和桥梁建设颇有造诣的学者。怀着造福家乡、建设家乡的赤子之心,在他毕业的当年来到集团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最年轻也是学历最高的工程师,这给急需高精端的集团公司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光辉的前景。王海林走向集团公司铺满阳光的大路上,充满了雄心壮志,他要实现自己的宏愿,为家乡作出贡献。


 

         1971年在全省交通行业发起的“交通运输大会战”中,针对制约各地市发展的河流,河南省交通厅作了统一布署,连接洛阳和洛宁的洛河桥也在润物细无声中由河南省交通设计院设计成功,交给集团公司,承担这一重任的是年轻工程师王海林。筹措满志的王海林跟几位技术员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在。确定一套成熟的建设方案后,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中,王海林率领几名技术员和施工分队的120名工人,在越来越近的新年气息中辞别家小,带着领导和亲人的祝福奔赴洛河他们将在那里安营扎寨半载。在他们心里好像看到一座恰似彩虹飞舞的桥梁呈现在眼前:在如水的月光下,洛阳城里的人们手执雍容华贵的牡丹,走向带着河水清香的桥上,歌声此起彼伏:“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而河对岸洛宁县城的人们早已身着盛装站在桥头迎接十三朝古都的人们,历史性的迎接河两岸人们因桥而嫁接的情谊。  

 

                                                         艰难之中的奋斗

 

   据1971洛阳的气象记载,1971年的春节在1月27日,这个年是“干冬湿年”。 1970年11月、12月,到1971年的1月上中旬,洛阳始终干旱,几乎没有下过一场雪。直到1971年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二,洛阳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雪,部分地区甚至达到暴雪标准。这场雪连续下了两三天,使当月的最低气温下降到了-11.3℃。农历正月十六,又一场雪降临了,一下又是3天。

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1971年12月6日洛河桥开工建设,提前十天王海林就和工友们在洛河岸边搭帐蓬、支灶台。虽然寒冷,但工地上一派生机勃勃,在全国人民迎新年的喜悦中,他们也在新年的祝福声中铿铿锵锵地摩拳擦掌,人人都有志在必胜的决心在洛河上打胜仗,向洛河两岸的人们送上一份厚礼。

 

三十多年后,已经75岁、两鬓发斑白的王海林回忆几十年的架桥修路经历,依然感慨万端地说:“我一生修建了上百座桥,印象最深的是四十年前修建的洛河桥。这座五百多米长的桥比起其他的桥规模不是太大,但在当时,在修建时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难题,是前所未有的。”

王海林说,新中国诞生后,面对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制裁,向苏联学习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在桥梁工程领域我国也派出了许多留学生赴苏联学习他们的预应力混凝土和钢桥技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交通部组建了北京的公路规划设计院、西安的第一设计院和武汉的第二设计院以及从事施工的公路一局和二局。各省的交通厅也都建立起公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队伍。洛河桥采用的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这种桥梁结构在全国极少用到,他们施工的经验也很少,加上恶劣的天气,又给施工增加了难度。

 

在最初的桥梁下部建设中,他们设计的施工方案是钻孔灌注桩,但是由于当时洛河里漂石特别多,而且石头又大,钻孔的难度很大,就改变了施工方案,采用传统的方式——挖基坑。施工方案的改变,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基坑的深度是九米由于基坑里面的石头大而且多,在挖基坑之前,要把里面的石头抬出来,这就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当地政府部门、老百姓得知这一情况后,通力配合、支援洛河桥的建设。他们迅速组织起来,一个公社分一个基坑,一个基坑要上百人参与。一个基坑要用上八部抽水机,挖出几千方泥土。抽水机全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抽水,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随着工程的进度,抽水机不够用,王海林就派人到郑州市水利厅借。在这建设的队伍中,随后解放军也参与到洛河桥的建设中。当时那一带的洛河岸边彩旗飘飘,军歌嘹亮,河里河边人山人海,全民参与到洛河桥的建设中。附近的老百姓常常自发地把过年吃的馒头、肉送到工地上,帮工地上的厨师做饭。所有的人们心里被激情点燃,被激情感动。这不是战场的战场在新时代的旗帜下感染着每一个人,人人都是英雄,人人都排头兵。

 

在洛河的另一端,适合施行钻孔灌注桩挖基挖。机器在挖掘的时候,常常遇到河底下的大石头。这些大石头就用炮炸,炸碎一些石头,下去人抬上来,这样一个基坑要挖上一个月。

 

在挖基坑的过程中,洛阳降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给久旱的洛阳带来了喜讯,也给新年增加了几份快乐。可是对正在施工的集团公司的工人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挖基坑本来就很困难,再加上大雪的侵袭,就给日夜不停的施工增添了难度。工人们冒着大雪,甩下严寒,奋斗在滚滚奔流的洛河里。作为这座桥的总工程师,王海林深知责任重大,他一定要率领这支全民参与的队伍把洛河桥修好,向党和政府、两岸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在寒风中在大雪中,在新年的鞭炮声中,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时时刻刻盯着桥上桥下,恐怕有一点失误。

 

1971年1月的一天,已经进入新年的倒计时了,工地上无论是集团公司的工人还是前来支援的老百姓、解放军,没有一个人要求回家过年。为了大家伙的这份热情,为了赶工期,王海林到郑州市水利厅借抽水机。当车行驶到一个铁路口时,由于司机判断错误,汽车被驶过来的火车撞倒,车上的六个人全部被甩到车外。,海林被甩到八米之外的沙土上。

“也算命大啊,我被甩到一堆沙土上,受了一些皮外伤。旁边就是一棵大树,就差几厘米,要是甩到树上,命就保不住了。我到医院包扎了一下,连家都没有回,又到工地了。”三十多年后,王海林对那次车祸仍心有余悸。1971年的春节,王海林和他的队友一起在洛河桥的工地上度过,没有放一天假,没有休息一天,在放过新年的鞭炮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基坑挖好后,已是1972年的三月。阳春三月,奋战了一个冬天的工人们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阵阵飘来桃花的芬芳里进入下一轮的战斗。在洛河桥上部的建设中用到了预应力锚具,当时河南没有用过预应力锚具,王海林和他的工友们面对这个新生事物无计可施,就带着几个技术员到北京丰台区桥梁厂。桥梁厂的人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手把手地教他们应用,还给了他们详细的施工图纸,并且带领他们到工地上实地考察。这一切学会了之后,王海林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和工友们回到家乡,投身到洛河桥的建设中。

 

 

 

                                                      回眸之时的荣光

半年后。

1972年的初夏时节中原大地上已呈现丰收的色彩,在金色的麦浪中,城市和乡村一泒祥和。 1972年5月24日一6月3日,河南省交通厅在郑州召开全省交通、邮政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交通部召开的全国地方交通、邮政座谈会精神,探讨了运输安全生产和提高邮政通讯质量问题。在这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洛河桥在人们企盼的目光里竣工了。一座连接洛阳和洛宁的桥,像一道美丽的彩虹,盛开在清澈深隧的洛河上。王海林回忆当时的情境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说,从洛河桥的建设开始到结束,当地的老百姓就自发地参与到其中。5月25日那一天,桥上、河两岸站满了洛阳和洛宁的老百姓,他们从家里带来好吃的慰问建桥的工人,他们还准备好鞭炮,在上午十点的时候,那一带的洛河两岸炮声震天,人们的欢呼声,欢笑声,久久地回荡在河水里。人们终于告别了行走在狭窄漫水桥上的日子,终于告别了一下雨就无法通行的漫水桥。

一座洒满阳光、崭新的桥,像是从梦里走到人们的心里,并且它一止是连接了两座城市,而是向东西两方无限地延伸,连接起更深远的地域和远方。四十年过去了,洛河桥像一颗明珠,在洛河上熠熠闪光。忘不了当年建设时遇到的困难,忘不了从北京学了本领回来激动的心情,忘不了向郑州市柴油机厂师傅请教淬火时的真诚和渴望。

更忘不了桥建好时,老百姓抬着大匾向集团公司道谢时的幸福。“为民架桥造福千秋万代,洛阳百姓铭记世代相传。”匾上的大红对联还历历在目……

在那颗明珠上传来了洛阳城里佳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玄奘故里唐僧寺、龙门山色迎来了更多的人们。而曾经因交通不便的洛宁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容光焕发起来。洛宁素有“绿竹之乡”和“中国北方淡竹之源”的美誉。“洛河不浇卢氏田,流到洛宁浇竹园。”卢氏人的感叹让游竹园的人深有同感。而洛宁的油菜也和它的绿竹同样具有盛名。在钟灵毓秀、山水如画的洛宁,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油菜花开了,深蓝的天空下,金黄一片,无际无边。铺天盖地的金黄色,在流淌,满山遍野是一片莽莽的金黄,大地被染黄了,四乡八里的村子被染黄了。洛宁的煤炭、白云石矿床、重晶石、银铜矿床,这一切的一切在洛河桥修好以后,为它的运输和交流插上了滕飞的翅膀。

洛河桥的建成通车,是党和政府对民生大计的关怀和扶持,是勤劳的炎黄子孙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和感恩。时光白驹过隙40年过去了,洛河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我们回眸洛河桥的建设时,再一次感慨当时建桥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困难,再一次感慨工集团公司人勇于奉献和敢于创新的大无畏精神。集团公司人把一个个建筑奇迹铭刻在中原上乃至全国世界,造福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们一代代老下去,一代代充满朝气的新一代集团公司人成长起来,接过前辈的重托,创造了更辉煌的成绩:开封黄河大桥、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郑州市紫荆山立交桥……

l

众多优美的自然景区和厚重文化的人文景观,让人们络绎不绝地前往仰望、拜访,这座年轻的城市更是全国闻名。

一座年轻的城市,一座古老的城市,在时光的流转里一次次注入青春的血液,一次次青春的激情点燃,燃烧。一次次焕发无限的活力,魅力永在!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