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雷达的敌我识别技术浅学

 

二次雷达的敌我识别技术浅学

 

(摘要):二次雷达技术是雷达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雷达运用于军事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敌我识别系统,在战争中识别雷达发现目标的敌我性质,导引火力进行军事打击。

本文通过对雷达基本原理、二次雷达基本原理、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基本原理,已经敌我识别系统问询应答原理的简单论述,阐述二次雷达的基本功能及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目前二次雷达存在的普遍性的性质欠缺,参考国外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状况,提出未来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发展趋势的肤浅见解。

 

目  录

 

绪论

一、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二次雷达(SSR)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三、二次雷达技术中的敌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

四、二次雷达中频率的应答方式及加密

五、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走势描述

六、结论

 

二次雷达的敌我识别技术浅学

 

绪  论

 

雷达——人类通讯科学最重要的技术应用之一,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海、航天、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结构研究,以及洪水监测、海冰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等各个领域。

虽然雷达的运用范围是广袤的,但最重要、最主要的运用,还应当说是军事领域。雷达本身就是因为军事用途而诞生的,也必然会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步入高端科技化。

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消灭敌人的前提是区分出谁是敌人?特别是远程军事打击,雷达的任务不仅是要发现目标、还要有效的识别出目标的敌我,从而导控军事火力的发射。基于这个原理,作为识别敌我的通讯设施“二次雷达”系统应运而生。

二次雷达技术的应用,肯定使军事打击技术如虎添翼。但是,任何技术系统的设计与运用,效果都不可能是完备的,二次雷达技术依然如此。特别是处于电子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由于各种对抗性的因素出现,也逐渐显示出了二次雷达技术不尽完美的弊端,由此也造成了不少惨痛失败的教训。因此,克服这些弊端,将是今后二次雷达系统改进、开发、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雷达、二次雷达的设计原理、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建设性的修改完善思路。

 

一、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

 

雷达的英文音译Radar,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无线电探测位置与距离",也就是用无线电传播发射发现目标,测定目标的方位与距离尺度。雷达的基本原理,是用电子设备制造并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目标反射回波后,又由雷达的电子设备所接收,经过系列基础处理,得出目标至电磁波发射地的距离、不断变化的方向与速度规律、方位与高度等综合信息信息。原主要用在军事作战指挥、航行引导上,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航天、矿探、搜救、医疗、天文等多种领域之中。

关于雷达技术的首次运用,不少资料都阐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原由是当时英国和德国空战,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技术,帮助搜寻德国飞机目标,于是,就出现了雷达。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是十分确切。因为雷达技术的研究源远流长,二战不过是在军事上得以了大规模的广泛应用。

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的时间为1931年9月,但在此之前的1842年,有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名叫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就率先提出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式雷达。这种雷达的工作原理是:电子设备发射出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波,遇到活动目标,反射回波的频率与发射波的频率出现频差,根据多频差的大小,即可测出目标与发射点的径向相对运动速度;根据发射脉冲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可以测出目标的距离;用频率过滤方法,可以滤除干扰杂波的谱线,分辨出目标信号。多普勒式雷达可以说是记载中最早的雷达技术,距二次大战军事雷达诞生起码早90年。而雷达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时间为1922年,当时美国两艘军舰上装备高频发射机和接收机,用以在海上搜寻搜索敌舰,这可能是现代军事雷达的最初雏形。

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以无线电波为载体,接收发射无线电波触碰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技术处理,达到应用目的。

即:安装在雷达上的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射向空间的一个方向,处在这个方向上的物体遇到电磁波、使电磁波反生反射现象,反射的回波又被雷达天线接收,送回接收电子设备进行技术处理,从中提取出该物体的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直线速度、方位、高度等各种信息。

通过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就能换算成雷达与目标的精确距离,就是雷达测量距离的基本原理;

通过测量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根据仰角和直径距离,能计算出目标高度,就是雷达测量目标方位的基本原理;

根据目标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频率)。雷达接收后从中可提取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就是雷达测量速度的基本原理;

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就是雷达精准选定目标的基本原理。

由于雷达二战时期军事上的出色表现,是各国军事领域的指挥和专家充分认识到雷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雷达技术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各个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苏联等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追求这种技术的尖端突破。先后出现了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全新的雷达体制。雷达技术与装置已由尖端科技武器转向普通常规性武器的装备,成为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上世纪80年代,相控阵雷达在军事上的运用,彻底改变了纯铜机械转动的方式,变更为以改变雷达波相位操控雷达波束的方式,属于雷达技术应用的一次重要的突破,被广泛装备在各种地空导弹控制系统之中,大大提高了导弹的进攻与防御能力,成为雷达走向新科技阶段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电子科学跨时代的飞跃,各种高科技成果和手段更加青睐现代雷达研制、创新、武装技术研究,其成果已经和技术系统的全自动化。这种系统把一次雷达与二次雷达的信息处理系统融合,通过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一并完成一次雷达、二次雷达的技术处理,直接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一次、二次雷达的全部数据,并对二次雷达问询、应答信息的干扰进行了有效的抑制处理,大大改善了二次雷达的使用功能。

二次雷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内容,就是电子问询、应答设备。这种形似一问一答的“口令式”的装置,决定了二次雷达存在的全部意义。这个系统由电子询问信号发射机和应答机两个部分组成,通过预先规定的程序编码问询、应答信号内容、发射问询和应答信息脉冲。问询发射机发现目标后,发出不同形式编码信号脉冲;应答机接收到询问信号脉冲后,进行相应解码分析,选择应当回复的密码脉冲信息进行回答。

二次雷达运用在民航航管,应答信号被地面的二次雷达天线接收,送译码器经过译码,确认出此飞机属于哪次航班的飞机,就会调出此机的一切存储信息,并在一次雷达的屏幕上显示出来。如飞机的型号、班次、识别号码、飞行航线及高度。机场管制员就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飞机进行有效的通讯联络和规范管理。而二次雷达运用于军事上,作用与程序要求就要更加复杂一些,因为军事用途对二次雷达的要求只有一个:识别敌我。这就牵扯着问询、应答密码保密性、抗干扰性、抗欺骗性等多项敌我对抗性质的内容和要求。

对二次雷达问询、应答识别系统的总体要求是:1、询问和应答密码数量多、变换灵活、保密性好,能防止被欺骗和利用;2、识别范围和对目标分辨率要与所配雷达相适应;3、识别的可靠性和可信性高;4、电磁兼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参考资料:

1、《二次雷达的发展和应用》,美国航天局NSSB和BDSB出品的调查报告,2013年12月19日,第17-20页

2、“雷达识别系统现状、发展及启事” 曲东才 史贤俊 董文洪 “现代防御技术”第三期  2004年6月

 

三、二次雷达技术中的敌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

 

很明显,虽然目前二次雷达被广泛应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场面监视、制导等领域,但最主要的用途,还应当说是敌我识别的军事监测和打击。因为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现代远程战争的焦点问题,不是火力的射程和威力,而是能否辨别敌我,精准无误的打击应当打击的目标。其中二次雷达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敌我识别技术的应用。

一般说来,运用于军事作为的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分为三个类别:第一是地面识别系统,主要用于地面雷达对飞机、舰艇和坦克进行识别。在战争中,这种雷达的作用,是打击各种来犯的目标,属于“以静制动”的性质;第二是舰载识别系统,主要用于舰艇之间的识别和舰艇对空中目标的识别。这种雷达的特点是安装在军舰上,以舰艇为雷达基地,对移动目标进行识别监控,属于“以动制动”的性质;第三是机载识别系统,主要是对飞机间的识别和对地面、水面目标的识别。特点是敌我识别系统安装在飞机上,属于“以飞制飞”的性质。但是,无论那种安装方式、何种作战意图,所有类别系统的技术体制、工作频率和密码使用都是相同的,从而保证了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在地面、空中、水面的应用具有标准化的相容性,可以灵活转换操作目的及使用功能。

二次雷达的敌我识别技术系统与一次雷达协同作战,通过在雷达终端上对应的目标标注附加标志,表明“友”、“敌”。敌我识别系统由询问器和应答器两部分组成。最简单的敌我识别系统,应当包括两套询问器、应答器这四个基本单元组成。

当雷达发现目标后,询问机向目标发出经过加密的编码的询问信号电波。友方目标接收问询信号后,应答机电子设备首先判断是否有效,继而立即对信号进行电子译码。译码结果满足预先设定的问答程序、符合问询信号要求,应答电子发射机即向问询机回射应答信号。问询机接收回射信号,同样进行译码,并将识别肯定结果输出给予雷达终端,显示此目标为友方目标的确定。反之,即存在为敌方目标的嫌疑。

二次大战初期,军事雷达刚刚出现,只能对远方目标进行发现、导引火力进行军事打击,但不能识别敌我,因而经常造成友军及非军事目标的误伤误炸。在这种情况下,经过科学人员的研究探索,能够识别敌我的二次雷达系统应运而生,简称IFF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犹如站岗哨兵询问口令,对方回答约定的内容。即雷达目标发射预先编辑的问询密码,目标方接收之后,反馈回应答密码信息,以此来辨别敌我。

最初的二次雷达,因为采取简单的脉组编码来构成询问码和应答码,由于码型简单,很容易被破译模拟,或者被电子脉冲干扰。这种情况,曾经给战场带来十分惨痛的教训。远的事例不讲,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一天,埃及击毁以色列战机89架,同时也击落自己的战机69架。误击己方战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无疑是引导火力的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存在问题。

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国的军事科研人员都将改进、提高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尖端研究项目。对敌我识别系统设计的要求是:

1、能对抗来自友方的敌我识别信息干扰。现代战争是海陆空立体交叉的形式,在协同作战中,各军种、兵种都要释放各种敌我识别信号。由于同一系统使用的工作机制和频率基本一致,就对问询机解码造成了两种干扰:异步干扰和交错干扰。

异步干扰就是范围内两架、或多架飞机都接到地面问询机的问询信息,也都通过应答机回射应答信息。地面问询机既接收了应问询飞机的信息,也受到了非问询机的信息干扰。由于接收信息不同步,,称作异步干扰。交错干扰就是处于相同问询机波束内,两架、或多架飞机同时向地面发出应答信息,造成了因信息重叠而带来的解码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者采取了应用更高工作频段(甚至使用激光)的方法,来获取窄的询问波束,以做到能对指定目标进行问询。

2、能对抗来自敌方的电子对抗系统干扰。敌方对敌我识别系统的电子干扰为两种:阻塞干扰和欺骗干扰。

阻塞干扰实在敌我识别系统工作的使用频率波段内,敌方施放大功率音频或者脉冲调制干扰,使敌我识别系统工作失效。抑制这种干扰的措施,是研制可以在多个频道工作的综合识别器,随时变化工作频道,迫使敌方干扰拓宽干扰频带,降低干扰能量。

欺骗干扰是在敌方接收我方问询讯号后,采用有效的回答码进行回答,以欺骗我方的敌我识别系统;或者对我方应答机发出问询、诱惑我方应答机应答,形成混乱性的问答关系;或者连续发出问询,阻碍应答机工作。对抗欺骗性干扰的核心办法,是研制难以破译、无法模拟,也不能从通过主动侦查而获得的应答密码表的密码器(就是编译码器),以对抗使用常规密码方案的干扰攻击。

3、不会给敌人作为信标机使用。应答机的天线是全方位的,在收到询问码后,就会四下发出应答码。因此,敌人会根据应答信号源发射导弹袭击,使应答机成为敌人打击的信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要求密匙对询问码进行识别。原理就是要求“询问—应答”码在很大的范围内随机跳变、一次一变,让任何快速的侦查干扰机都无法跟踪。

参考资料:

1、“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密码器设计初探”  卢铁城 “通讯保密” 1988.7.1

2、“雷达识别系统现状、发展及启事” 曲东才 史贤俊董文洪 “现代防御技术”第三期  2004年6月

3、《敌我识别技术对抗研究》张先宏  廖宇鹏  王敏杰 信息安全  2112年4月第19页

 

四、二次雷达中频率的应答方式及加密

 

二次雷达的敌我识别系统的工作方式,主要由地面询问机(发射机、接收机和显示器组合)、机上应答机(接收机和发射机组合)组成,与一次雷达联合配置,它的主天线安装在一次雷达的上方,和一次雷达同步旋转。

当一次雷达发现目标、并需要辨别敌我时,开始启动二次雷达问询机。问询机发射机定向发射1030MHz的问询脉冲,问询脉冲按双脉冲进行编码。机载应答机接收到问询脉冲之后,根据脉冲的间隔,利用密码部件产生一组规定的应答密码,经1090MHz调制后向空间发射。问询机接收应答机发射的脉冲信号,根据应答码的形式,确定目标性质。

问询机发射脉冲由P1、P2、P3脉冲组成,P1、P2脉冲间隔恒为2微秒。根据询问脉冲P1与P3的间距决定(S模式除外)各种询问模式。P1、P3脉冲间隔决定了二次雷达的模式。P1和P3脉冲间隔为3微秒和5微秒时,分别提供军事识别;8微秒和17微秒时,提供民用识别。脉冲间隔为21微秒时,要求被问询飞机提供飞行高度报告。此外,还有一个脉冲间隔25微秒的问询码作为备用工作方式。

问询码采用双脉冲脉位编码,一方面提供出六种工作方式,以获取应答机相应的应答码;另一方面,使应答机只对规定的几种问询码回复,可抑制随机单脉冲和敌方干扰出发应答机产生应答。

由于问询机定向天线除去“主瓣”发射之外,还存在着“旁瓣”发射现象,旁瓣也会触发应答机应答。为了抑制这种现象,利用无方向天线辐射P2脉冲,通过适当调解辐射功率,使它略超过最大旁瓣电平,并规定应答机接收到的P1脉冲大于P2脉冲时,才产生应答,这就有效的消除了旁瓣对应答机的触发。

应答机满足三个条件时才产生应答:一是P1、P3之间时间间隔符合几种方式所规定的数值;二是P1、P3的幅度大致相同;三是P1超过P29分贝或者接收不到P2。

应答码比问询码复杂,类似于脉冲数字编码(PCM码)。其中12个信息脉冲被划分为A、B、G、D四组,每组由三个脉冲组成,能代表4096个数值。但是,应对码又完全不同于PCM码,它不仅把12个信息脉冲划分为四个组,且各组脉冲做了交错排列,这样可以搅乱PCM码中明显的规律性,有利于信息保密。SPI是特殊定位备用识别码。在两个、或者多个目标处于问询范围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回复应答信息、且问询、应答结果均符合编码程序,雷达调度员可以要求其中的一架飞机在已回答的12个码位基础上,再增加一个SPI脉冲,以便准确识别要识别的唯一目标。问询机正是通过应答机复杂的编码,来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

以上就是二次雷达中频率的应答的基本方式,自二次世界大战起,就一直运用于军事设施。但是,伴随着电子科学的不断进步,这种模式逐渐不适应于日新月异的电子对抗技术的崛起和应用。为了适应新型电子战的需要,军事上已经研制出现了各种保密性强的电子密码器。密码器设计核心,就是问询码和应答码码型的设计。

1、问询码码型的设计。

由于问询码是以“明码”暴露在空间的,容易被敌人截获侦收,为彻底消除这种可能性,必须要求问询码一次一变。一方面,要求问询码有足够的识别信息位。比如问询码共有32比特,除去P1、P2、P3三个固定脉冲外,提供问询码变化有29位,即识别信息变化有5亿多种可能,敌人要在其中猜中密码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在上述29个识别信息中,每次问询码都要有位数按随机的规律变化,以便使敌人无法掌握问询码的变化规律。

问询码的设计既要使敌人无法侦收与模拟,又要使友方应答机进行识别,就要对原始的问询码加密密码进行加密,以打乱原始的问询密码。只有带有相应解密密钥的友方应答机,才能对问询密码进行解密交换,以恢复原始密码。

2、应答码码型设计。

问询机是根据应答码码型来识别目标的性质的,因此,应答码型的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一是抗侦破;二是抗欺骗。如果敌方缴获了完好无损的应答机,只要没有掌握当时所用的密码密钥,就无法产生不可识破的应答;三是应答码的总码长必须受到严格限制,以保证敌我识别系统具有良好的分辨力。

能同时满足抗侦破、抗欺骗、分辨力高的应答码码型是延迟码。

延迟码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应答机接收问询机发出的问询码,延迟时间t后,再产生应答码。问询机收到应答机回波,通过延迟编码与选通脉冲等技术,识别出延迟t时间的应答码,从而确定是友方目标。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描述,具体设计还有十分复杂的原理和技术。

由于延迟编码的延迟时间t不会以任何形式暴露给敌方,敌方即使侦收并分析出应答码的全部参数,也无法获悉t,无法产生不可识别的欺骗干扰。所以,又称延迟应答编码为安全应答码。

参考资料:

“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密码器设计初探”  卢铁城 “通讯保密” 1988.7.1

 

五、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走势描述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随着互联网和卫星通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运用于军事上的电子敌我识别系统已经成为必须要发展的尖端科学之一。其中的原因主要为两点:一是远程战争的距离更远,出现了能环绕地球洲际导弹等各种形式的远程杀伤武器,急需敌我识别系统必须升级,以避免误伤无辜;二是虽然现代化武器不断装备军队,但在接连不断的打的地区武装冲突中,因敌我识别不清而造成的友军误伤现象也接踵而来、愈演愈烈。如发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据战后统计,美军伤亡的148人中,因友军误伤造成死亡35人,72人受伤,误伤比例达到17%,而此前整个20世纪误伤率为15%。因此,提高目标敌我识别系统、特别是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使用性能,已经是电子对抗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成为现代战争、尤其是多维立体战争中,进行敌我目标识别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一般说来,现代战争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带给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有四大威胁:一是综合电子干扰;二是反辐射导弹攻击;三是隐身目标的攻击;四是低空、超低空的目标突袭。因此,要求敌我识别系统必须要提高“四抗”能力。

追溯历史,雷达的敌我识别系统是英国发明的。1939年,第一部敌我识别系统(I型)在英国诞生,经过研究发展,又出现了II、III、V型号。但受当时的技术发展制约,早期的敌我识别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开始研制领先的敌我识别系统,应用了新型密码询问、应答处理系统,采取扩展频谱、误码纠错和检测等先进技术,打造具有高新科技功能的敌我识别系统雷达设备。1993年8月,美国陆军与TWR公司电子部签订了1660万美元的毫米波战斗识别系统工程开发合同。该系统微波识别、卫星定位、激光红外发射、射频应答等多种技术,综合解决目标定位和交战时敌对目标识别问题。该系统1995年安装在“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上进行了试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目前,英美等西方军事强国对目标敌我识别技术系统的开发、研制,及产品性能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以美军现已装备的敌我识别系统Mode5为例,该系统具有如下几个特质:

1、使用可以自动替换的黑色密匙新加密算法,使系统加密更加方便、快捷、安全。

2、问询及应答信号采用了RS编码纠错、信号保护(IRP\RRP)等新技术,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射频信号调制采用MSK方式,所占频谱带宽更窄,减少了对此频段JTIDS系统的干扰。同时,MSK调制使得整个系统有更好的抗干扰性。

4、系统具有态势感知、选址询问、数据传输,以及空对地识别模式等多种功能。

5、应答机采用随机延迟应答,降低询问速率,使用直接序列扩频设计报文结构和波形等手段,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6使用安全信息格式和数据传输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抗干扰性和战场势态感知能力,可用作空对地、地对空、空对空、海对海等战斗识别。

纵观今日世界,全球许多敏感地区战争阴云密布,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提高敌我识别器信息对抗效能,避免自我伤害和殃及无辜,必须要加强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进一步研制。一是不断改进密码编译技术,要求敌我识别器能够迅速更换密码组合,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密钥,以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性;二是开发数据融合技术,采用融合技术,使敌我识别系统与其他探测传感系统融合,走出敌我识别系统新的发展途径;三是采用扩频技术,将敌我识别信号频谱扩展在很宽的频带上,抵御敌方的破译和干扰。

针对敌我识别技术的发展,敌我识别对抗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重点是注重 密码破译。运用计算机技术破译敌方密码的结构、加密算法及所使用的密钥,并 有效实施欺骗干扰;二是瞄准扩频侦收;三是探索综合干扰。针对敌我识别器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采用综合干扰技术对其实施干扰。

就我过现有的军事实力来讲,关于未来二次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趋势,简要说,就是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通讯识别科学技术,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进一步提高现有敌我识别系统的性能。

目前敌我识别系统的使用还处于传统状态,固定的问询、应答频率,容易被破解泄密,遭到敌方的干扰和欺骗,可靠性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现有敌我识别系统的“四防”能力,发展在密集多目标背景下的识别能力和目标的分辨力等能力。

2、研究非协同目标系统识别。

非目标系统识别就是完全不依靠问答系统的识别,又称“非预期目标识别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甩开传统的“问答式”编码方式,从其他通讯、传播方式入手,引导敌我识别系统走出新技术革命的路子。如国外正在研究的一种综合技术,涉及电磁波传播、信号处理、光电对抗等多个技术领域。该技术没有信号问答的交互过程,利用其他传感方式传播信息,借助高速信息处理器进行信息融合,提取有用的目标识别信息,与应答式识别技术相比,具有更为可靠的识别效果,并能提高识别RCS较小的目标、或隐身目标的识别能力。

3、进一步加强综合识别系统研制。

目的就是在现有设备利用的基础上,提高综合使用雷达、被动电子综合装置、通讯装置和敌我识别器的能级,挖掘潜力、更新层带,增强各种设备利用率,获取更为正确和可靠的识别效果。

4、提高敌我识别系统与战争指挥系统融合。

战争指挥系统决定着整个战场的战略决策、以及战略部队的指挥员和其所属部队实施指挥控制、进行管理时所用的设备、器材调配程序,是整个军事系统的中枢神经。如果将目标识别系统融入该系统,无疑会减少误伤、进一步增强部队对战场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

5、利用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研制先进的敌我识别技术。

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是军队中的高新技术,兼有有源和无源两种技术优点,有效克服问答式识别技术的缺点。目前,美军已经领先开始研制,制定了“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系统(MUSTRS)研制计划”。该计划披露的主要目标是:同时处理超过1000个目标,准确指出其中5种重大威胁类型,错误率必须低于1%。

 

参考资料:

1、“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密码器设计初探”  卢铁城 “通讯保密” 1988.7.1

2、“雷达识别系统现状、发展及启事” 曲东才 史贤俊董文洪 “现代防御技术” 2004年6月

3、梁德文“海湾战争后,美国敌我战场识别技术的进展”.现代兵器.1994(6):4—6

4、陈小林“美军急谋提高敌我识别能力的举措”.现代兵器.1996:6—8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