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品牌延伸决策方法的严重缺陷

501次 2013-08-20
导读:实践出真知,这些源自实践的活生生的真理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就中国企业现有的实力与国内的竞争环境而言,理性品牌延伸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很多企业迅速上新台阶实现腾飞的加速器。
 
      如果未能系统地、全面地、多纬度地看问题;只看到现象未看到本质,未注意到有些现象之所以存在是有其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的。有些企业没有进行品牌延伸获得成功,就把功劳全部划到“不延伸”策略上;有的专家以农夫水的迅速崛起来批评乐百氏、娃哈哈的延伸。但农夫的综合收益就一定会有乐百氏高吗?大家有没想过养生堂推多品牌财务上是否有压力?再说,农夫的成功也不能全归功于“不延伸”策略,养生堂在龟鳖丸的丰厚积累、钟老板本身超级策划水平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注:到千岛湖取水、农夫品牌命名、“有点甜”广告篇创意都是钟的杰作,知情人都知道“有点甜”广告篇对于农夫的崛起可以说居功至伟。)也有专家例举汽车、名表推多品牌来批品牌延伸,汽车、名表都是高价值的产品,支撑得起推多品牌得巨额成本开支,并且都是个性化的产品,可以细分出不同市场,用多个品牌去针对不同目标市场是非常合乎产品特点的。汽车、名表能推多个品牌,丝毫说明不了电器、食品等行业不能品牌延伸或应推多品牌,因为不具备上述前提条件。

  对品牌延伸的讨论不能陷入纯理论的窠臼,执着于推断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式的无谓争论。如果从纯理论的角度出发,不进行品牌延伸,每发展一种新产品就导入一个新品牌,形成“一品一牌”乃至p&g式的“一品多牌”的格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时品牌宣传时对外传播的信息都是有关同一产品的,具有高度统一性,久而久之便能在消费者大脑中建立起品牌与产品特点、个性、形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潘婷=营养洗发水”,即理想主义者所推崇的类别品牌。但现实是我们的企业所具备的财力、品牌推广能力、产品的市场容量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要举出几个品牌延伸失败的例子是不难的。就总体而言,品牌延伸成功的案例是远远多于失败的。我们在看到p&g式品牌路线十分成功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全球消费品业巨无霸—p&g的世敌联合利华(unilever)是常常搞品牌延伸的,其麾下品牌夏士莲的沐浴露、雪花膏、润肤霜、洗发水、香皂都很畅销,力士的香皂、沐浴露、洗发水也居同业前茅 。联合利华在全球日用品行业的影响力较p&g毫不逊色。

  乐百氏营销总经理杨杰强指出:“乐百氏的品牌延伸利远大于弊,品牌延伸前乐百氏的销售额只有4亿多,延伸后不到三年就达到近20亿。品牌延伸使乐百氏的发展有了一个加速度。如果当初乐百氏发展新产品时导入新品牌,首先不一定成功,其次即使成功也有可能拖累对乐百氏品牌的投资与培育。对目前大多数的国内企业而言,品牌延伸是合适的选择。因为推广新品牌的投资很大,要把一个新品牌培育成乐百氏、步步高这样的全国性名牌,一年没有2亿的营销与广告预算是不可能的。当然乐百氏对品牌发展的规划是十分谨慎与理性的,乐百氏不会无限延伸。”

  步步高老总段永平认为:“品牌的高知名度与威望,可以使品牌有很强的扩张力。由于生产语言复读机的企业大多实力较弱,是小品牌,步步高从无绳电话与vcd延伸到语言复读机,没做一分钱广告,仅仅依靠大品牌的影响力,按现有的生产能力供不应求,以致加班加点也来不及生产,生产能力上来以后才安排做广告的(后来请张惠妹拍复读机机广告)。”

  实践出真知,这些源自实践的活生生的真理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就中国企业现有的实力与国内的竞争环境而言,理性品牌延伸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很多企业迅速上新台阶实现腾飞的加速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