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目标:运用预测、最优化和决策支持技术,为公共安全事业保驾护航

  公众服务和公共安全就成为政府部门和各行业部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提高政府及各行业部门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建设救援指挥系统为公众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已成为社会一个迫切的课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高效指挥调度处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各国及许多国际组织长期努力地推动应急指挥系统发展,主要的机构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系统有:
  (1)美国NIMS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城市社会应急联动中心的建设。至今,应急联动中心(简称"91l"中心)已遍及美国每一个城市,"911"中心是合并所有与灾害有关的机构组建的,采用警察、消防和急救等部门联合办公的方式处理各类紧急事件。当市民拨打"911"电话后,由"911"中心的接警员统一接警,迅速反应,调度有关警察、消防、医疗急救等部门进行处置,或多个部门联合行动,使得市民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救援服务。
  美国经过多年经营,建立了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这套体系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体系中。美国的危机反应系统由《联邦反应计划》规定,明确地阐明27个不同的联邦部门在不同的灾难情况下所负的责任。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负责协调各地区对危机的反应,各专项领域的危机反应则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联邦应急计划将危机反应分为12个领域:即交通、通信、公共设施及工程、消防、信息与规划、公众救护、资源支持、卫生与医疗服务、城市搜寻与救援、危险物品、食品和能源。
  (2)日本防灾中心
  日本按行政系统分别设置中央防灾会议(国家级)、都道府县防灾会议(省部级)和市町村防灾会议(基层)。一旦灾害发生之后,这些"会议"单位作为应急反应机构自动转换为同一级的灾害对策总部(或中心)。日本于1947年制定"灾害救助法",1961年出台"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东京都防灾中心成立于1991年,位于东京都政府办公大楼内,是全区综合防灾行动指挥部,其机构包括:"灾害对策本部",由东京都知事和消防、警察等单位领导组成;"防灾中心联络室",负责与各类灾害预防、救助部门联络;"通信室",负责保障各种通信系统;"指挥情报室"收集各类灾害情报,传达本部减灾决策指令;"夜间防灾联络室",负责夜间和休息日值班警戒任务。
  (3)欧盟e-Risk 系统
  欧盟e-Risk 系统是一个基于卫星通信的网络基础架构,为其成员国实现跨国、跨专业、跨警种、高效及时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提供支持服务,该系统于2000年建成。在重大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常碰到通信系统被破坏、信道严重堵塞等情况,导致救援人员无法与指挥中心和专家小组及时联系。基于这种情况,e-Risk利用卫星通信和多种通信手段来支持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考虑到救灾和处理突发紧急事件必须分秒必争,救援单位利用"伽利略"卫星定位技术,结合地面指挥调度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事故现场进行精确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发现场,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而利用多种通信手段则表现在应急管理通信系统集成了有线语音系统、无线语音系统、宽带卫星系统、数据网络系统、视频系统等多个系统,配合应急管理和处置调度软件,使指挥中心、相关联动单位、专家小组和现场救援人员快速取得联系,并在短时间里解决问题。
  欧盟e-Risk系统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三个方面:* 在事故发生前,系统通过搜集和处理影像资料、图片、地理信息等,开展风险预防;*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收集和发布来自现场的资料、图片等,在救援小组、专家小组和指挥中心之间建立起语音、图像、数据的同步链路,通过各部门的"协同作战",开展现场救援;* 在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置进行分析和交流,并对有关数据库进行更新,制定新一轮的预案。

  洛雅德"灾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实现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当社会发生犯罪、火灾、爆炸等各种警情,群众医疗急救、煤水电抢修等各种紧急求救事件,地震、火灾、海潮等突发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动乱、战争等各种重大紧急事件时,协助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社会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种类复杂与多变,传统的应对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不是哪一家或哪几家单位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联合多家或所有社会单位共同解决。

  洛雅德"灾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可覆盖整个城市全部辖区范围,由市政府建立市级应急指挥中心,相关责任部门分别建立应急指挥分中心,以"通信畅通、处理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为建设目标,以"平战结合、分级分类处警"为原则,按照"重点突出、分布实施"的建设思想,统一协调各部门对应急事件进行分析和分类处理。该系统具有灾情信息获取、信息共享查询、快速评估、辅助决策、命令发布、现场指挥、动态显示、信息公告等功能;主要包括:市长热线12345、公安110、交通122、消防119、急救120、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市政、疾病防控、防汛、抗震以及人防等系统和单位。通过"灾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旨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服务市民的水平。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为各联动部门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投资。

解决方案特点

功能需求
通讯中心调度平台:包括将所有通讯系统综合在一起,实现方便、互通的语音通讯功能。现有所有的通讯调度系统中,存在着相当大的一个问题,即实现多网合一,将呼叫中心座席,数字模拟集群通讯设备,手机,公话、虚拟网等等所有通讯终端合为一个。防止出现多个通讯终端切换而发生手忙脚乱的现象。通讯调度平台实现接处警呼叫中心座席,数字模拟集群通讯设备,手机,公话、虚拟网等等所有通讯终端通讯的无缝调度。同时调度平台提供短信接入方式,为将各部门的非实时信息以短信方式提供。呼叫中心使用应急指挥中心专用电话号码(或沿用以往急救号码如110),呼叫中心作为呼叫受理、通信调度的基础平台,接收来自各方面的报警请求,并与各辅助系统相联接,向社会提供7×24小时的热线服务。
  应急资源综合搜索调度模块:将各部门的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市领导可以利用本系统了解应急事件相关各类人、财、物、车辆、特殊器材等情况,并能针对现场情况的需求,获得所需资源的数量和后备资源的数量,以便快速做出决策,调动最近相关资源通过最短路径进行应急事件处理。
  事故预警评估模块:通过本系统可以根据灾害的类型,自定义灾害的预警指标和灾害等级评估标准,同时对特殊或特大灾害(如全流域特大洪水)可以针对某次灾害事件制定预警指标和灾害等级评估标准,并在发生应急事件时进行事故预警。
  警报及信息发布模块:市领导决定是否对某一应急事件进行警报和信息发布。市领导命令下达以后,由工作人员通知有关部门具体执行发警报或进行信息发布,各类和应急事件相关的信息将通过层层审核发布给不同的联动单位或个人。同时通知相关部门配合进行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警报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应急联动网络、电话、短信、邮件、传真等多种方式下达到各个相关单位或相关人员。
  应急联动处理跟踪模块:各联动部门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随时将应急事件的最新处理情况和事件现场最新动态通过应急联动网或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方式上报市政府指挥中心会议室。通过跟踪系统可以方便的获得各个部门和处理小组,甚至个人的工作状态,现场状态,指令状态。
  各部门工作考核模块:完成对各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情况的考核,促进各联动部门重视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提高本部门应急事件处理水平。
  现场指挥车模块:现场指挥车把现场收集的重要信息和图像利用通信卫星或无线宽带网传输至指挥中心,同时可接收指挥调度中心的有关指令和作战方案,对现场人员进行指挥和调度。现场指挥车系统,也可作为通讯基站和指挥中心进行通讯,现场处理人员所需查阅的资料可以通过现场指挥车转发而获得相应信息。
  GIS综合应用模块:各部门分别提供本部门的专业图层信息,并通过GIS交换系统将信息统一存储到GIS数据服务器。例如消防部门提供的专业图层上包括市区消防栓分布情况、市区重点防火单位分布情况等内容,卫生局提供的专业图层包括医院分布情况、血站分布情况等信息。最终向用户提供各类专业图层信息的查询、地图数据标注(如灾害发生地标注)等功能。
  应急处理知识库模块:根据"事件报告"和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如同报警人员的进一步交流)确定事件是否需要启动相关预案,能对一般事件提供处警建议,对重大紧急事件提供处置预案支持;对于有预案的重点事件,当事件发生时能自动显示预案并且提示接警员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采用问答式的方法确定针对该类事件评估所需参数;历史借鉴预案:即根据当前案件的案发地址和案件类别等因素,从历史接处警库中调出相应的历史记录,为接警员接警处警提供参考;自动生成调度预案:按就近原则生成处警单位、联动单位、机动巡逻力量的调度预案,并可方便地对预案提出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可根据接报受理内容、性质提供程式化(菜单方式)规范应对方法,应急事件处置结束后,根据各部门处理结果的总结,进行自动记忆补充和修改完善。

技术创新
(1)视频监控与指挥中心会议系统IP多媒体Qos数据传输方式,使传输链路投资和费用大大下降;
(2)指挥中心系统采用软矩阵方案,保证多路高清视频任意分割输出;
(3)先进的集成框架结构和插件式自动化业务流程管理设计,可方便地扩充预案;
(4)基于应急网格技术的业务整合方案,可实现不同联动部门间无地域差别的数据交换及统一接口规范,互操作性好且扩展性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报警、统一指挥的应急联动系统;
(5)数据分层管理,实现应急联动分布式并行数据库,可同时查询多个分布式数据库,将结果合并过滤重复输出,并行处理效率高;
(6)完成了应急事件处置知识的收集、分类、和综合利用,通过完善、科学的应急处置知识库辅助领导进行决策。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