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不得不避免的5个大坑,你get到了吗

81次 2016-09-08

在产品的不同增长阶段,运营要如何定义和布局?怎样才能成为好的运营?冷启动要注意那些?产品运营有哪些一定要避开的坑?我们又该如何分析一个产品运营的核心要素?

 

一、什么是成功的产品?

 

一款成功产品的标准应该是什么?什么产品才算真正的接地气呢?一个成功的产品应该要具备“三有”:有价值、有实力、有收益。有价值就是你的产品能帮到用户的忙,比如休闲娱乐产品,可以让用户开心;工具类产品,可以提高效率。有实力就是具备核心竞争力,有收益则是产品成功后有合理的财务回报。

 

一个初期产品的三大成功要素是:团队、资源和战略防线。

 

因此,你会发现产品部门的人不仅要做用户研究、产品策划、产品运营,有时甚至还要做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其中产品运营又分为用户运营、数据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类目运营、网站推广。并且每一个人的职能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专业度和尊重别人的想法。而运营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带来更多的销售线索,达成既定的、量化的销售业务目标。

 

二、打造接地气的产品方法论

 

1、重新定义产品和运营的模式

 

在产品推广期和初期,运营扮演了产品经理的角色,需要主动向整个团队灌输:在运营过程中,获得的用户反馈是什么?做哪些改善,可以让我们的产品更好?进而完成公司业务的规划和生态型的运营。

也就是说,运营获取到的这些数据,除了可以推动产品功能迭代或者产品版本迭代之外,很可能会更深层次地影响公司或者团队的整个业务架构。从运营经理蜕变为运行经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思维飞跃。

 

2、何谓战略?

 

第一,需要足够的用户量

 

不是每一个产品都适合所有人,这个观念要一直贯穿始终,包括产品和运营,比如各种垂直类的电商、社交或者聊天工具等。

 

第二,提炼一个明确的价值;

 

不是同一套价值适应所有目标受众的,明确的价值是向对的人说对的话。要用用户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产品或者推广的逻辑。是数字化地呈现,还是通过感性的认知让用户感受到这些点?把明确的价值点提炼出来,是在初期需要考虑的。

 

 第三,产品感知要符合产品定位;

 

比如,同样是服装店,产品给用户的整体感知是清新?还是鬼畜?一定要符合产品的定位。

 

第四,向上下游延伸。

 

在战略层面,上下游的延伸是需要团队创始人或者管理层考虑,你做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

 

然而作为产品设计来说,应该考虑的是政策会对这样的车会做怎样的一些限制。基于乘客跟司机,可能可以做延伸,车辆保养可以做汽车后服务市场,或者保险、跟物流相关的内容,或者停车场,甚至是电商方面。比如车商等方面,应该更多方位考虑产品相关的上游、下游产业链的一些关系。

 

三、怎样做好运营?

 

1、懂得营销迭代

 

做产品的时候,首先要定义卖点,然后实施产品,体现出卖点体现,这叫“定向营销”。所有的营销,定向更精准,只不过能不能做到或者能做到怎样的程度。做好“定向营销”,比“广泛营销”更节省成本。

 

2、运营的核心要素:用户、渠道、内容和数据

 

➤➤用户

 

产品目标受众是哪些?是已经成为用户的用户,还是目标市场还未促成的用户?

 

➤➤渠道

 

渠道是信息跟用户之间的触点。比如APP、各种触发平台、SEO(搜索引擎优化)、新媒体等各种触点。

 

➤➤内容

 

做怎样的内容达到受众,让受众理解,并且令其按照我们的意图完成我们想要给他的动作指令,比如下载或者激活,比如下单、上传或者其它。

➤➤数据

 

这是用户运营最关注的,因为所有的动作、渠道、内容完成之后,最终都会成为数据,数据是指导下一步动作的风向标。每一次活动都要预设数据、预埋数据点,然后尽更多可能地汇总下来,虽然可能会为此付出更大的时间成本,但非常有必要。

 

3、用户细分

 

用户的下一层是“用户角色”,不同的“用户角色”会接触不同的渠道和内容。

 

一个用户都是多角色的。这些都是不同的用户触点、用户角色。同一个自然人,他可能存在着更多的角色,而角色决定了不同的接触渠道。

 

4、运营要素的分析。

 

典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运营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渠道? 内容的呈现是怎样的?

 

四、怎样鉴定坑

 

最大的坑:用户不需要你的产品,为什么呢

 

很多的调研都会受限于时间成本、财物投入成本等。

 

那么,做真的调研有几个原则:

 

1)尽可能让它变得客观;

2)做市场摸底;

3)用户的访谈调查问卷;

4)竞品同行的分析。

 

第二个坑:不敢推翻之前对产品的一个判断

 

这是一种思维陷阱或者逻辑陷阱,是人性方面的缺陷。

 

比如,我们做了个项目,对变现方式和一些诉求,一直不敢推翻,产品做了三年,都没有任何改变。我指的不是产品功能,而是整个业务的架构模块,在商业变现上的考虑都没有一个大的改变,导致项目最终变成一个小生意。

这是一个很大的思维陷阱,需要大家时时刻刻保持警惕,该推翻的时候要推翻。当然,这一块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强有力的证据、数据支撑自己,推翻之前对产品、市场的判断。

 

第三个坑:团队里没有内行人

 

这话怎么理解呢?比如做母婴、垂直电商、O2O、快餐、物流,都需要找到这个行业里真正的内行,加入团队,或者成为团队顾问,在关键时刻给予适当的点拨,让整个团队有更高效率。

我们经常会遇到自己的瓶颈,真正内行的人给你两句话,问题就解决了。

 

第四个坑:缺少让产品自我生长的闭环

 

MVP(最小可行化产品)除了基础功能以外,最重要的模块是什么?自动升级和用户反馈。用户的反馈,要特别重视主动回访,让用户投票,还有,让团队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他们都可以反馈用户体验。

 

第五个坑:对所有用户一视同仁。

 

对早期产品有帮助的用户有两种:天使用户和种子用户。这两种用户不能一视同仁,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地狱用户”。“地狱用户”通常是指一些互联网观光客、意见领袖、挑刺者。我们需要从天使用户分析目标用户,从而锁定种子用户。